图书馆位于校园中心,紧邻碧桂园湖,三面环水,外形如一艘满载知识的巨轮,载着莘莘学子破浪前行。2017年被评为CALIS高职高专图书馆发展计划示范馆,2023年获评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基地,在2024年《中国网络影响力评价报告》中,全国高职高专图书馆网络影响力排行榜首,获评五星图书馆。
图书馆建于2002年,楼高六层,建筑面积2.2万平方米,设计通透,光线充足。一楼设有总服务台、自助服务区、数字资源共享区、展厅、红色文献阅览区、经典文学阅览区和悦书吧。二至五楼为书刊阅览区,设有9个书库、2个期刊库,阅览座位3000多个。六楼为特色空间,包括艺术专题共享空间、墨·拾光学习空间和信息素养教育基地,提供多功能复合型服务。
图书馆实行资源共建共享战略,在做好本馆资源建设的同时,加强区域资源共建共享,实现可利用资源的最大化。目前,文献资源体系完善,教学资源丰富,馆藏图书折合总量169万册,引进“中国知网” “读秀学术搜索”等中外文数据库21个。先后加入广东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联盟、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(CALIS)、NSTL、CASHL等文献中心并签订文献传递协议;与佛山市图书馆、顺德图书馆、顺德博物馆、顺德档案馆开展合作,实现区域网借式的文献共建共享和文化活动协同。拥有校本资源、顺商文献、地方文献等特色馆藏,初步形成了纸电比例合理、专业图书保障全面,特色馆藏鲜明的文献资源体系。
图书馆秉承“关注读者需求,服务教学科研”的服务理念,采用开放式“大流通”服务模式,提供书刊借阅、数字阅读、电子资源访问、自习空间、信息咨询、特色空间预约使用和文化活动等多种服务。每周开放98小时,自助还书区和网上资源24小时开放,馆内实现Wi-Fi全覆盖。引进自助借还机、触屏阅读机、图书消毒机、VR体验设备、自助打印机和大数据屏等设备,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。
除传统服务外,图书馆还提供参考咨询、代查代检、读者培训、定题服务和科技查新等深层次信息服务。大力开展信息素养教育,包括新生入馆教育、一小时培训、信息检索课和信息素养大赛,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。同时,开通文献传递服务群,为教职工提供实时文献获取服务。开展专业馆员服务,为重点专业和专业群提供专业信息服务。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,形成了“三馆三服务”产城教融合文献信息服务体系,有效支持教学科研,服务地方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。
在全民阅读的倡导下,图书馆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。阅读推广工作坚持“一个中心”,贯穿“一个主线”,完善“两个系列”,打造“三个延伸”,服务“三个传承”,构建科学、有效的书香文化育人机制,担负起文化育人的职能。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书香文化活动,如“4.23世界读书日”“校园读书月”系列活动、毕业季、开学季、“边读边享”书友分享会、顺商文化大讲堂、校园朗读者等。结合学校实际,组织开展“未来工匠读书行动”,倡导师生热爱阅读,提升文化素养,立志做大国工匠。活动贯穿学生全生命周期,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。
(数据统计截止时间:2025年3月)